6月婴儿发热的真相(下) 2018-06-22 08:15  累计播放 :70 次
音频内容

走进爱医之声,讲述您的故事。今天我们跟您一起聊一聊:6月婴儿发热的真相。下集精彩内容。

作为流行区发热患儿,第一,与手足口鉴别首当其冲。患儿无皮疹,虽来源于流行地区,没有手足口病相应体征表现,而且肠道病毒71IgM抗体阴性。暂不考虑。第二,儿科患者发热5天以上,应该想到川崎病可能。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体温常达39℃以上,常伴有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等表现,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病程约10天后可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本例特点显然与之不符,可以排除。第三,患儿发病年龄6个月,未明原因反反复复发热5天,虽然中耳炎存在,但是1岁内发热的婴儿还要想到幼儿急疹的可能,血化验结果可能被中耳炎感染所掩盖,必须继续观察病程,是否出现“疹出热退”特征,否则的话,可以排除。
中耳炎好发于儿童,以婴儿及幼童在冬季多发。急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侵入途径有三条,经咽鼓管、外耳道或中耳。其中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有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能的发热、呕吐等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婴幼儿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临床上常易漏诊和误诊,家属也容易忽视,少数病例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有一部分可能转为分泌物更多的慢性中耳炎,并导致失聪及耳痛。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拖延治疗,后患无穷。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重视对儿童中耳炎的认识和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儿童来说,必须注意感冒时要观察有无耳痛、流脓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小婴儿尽量避免感冒,一旦患感冒,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进行干预处理。出现中耳炎症状要正规治疗,中途停止治疗可致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而转为慢性中耳炎。拖延治疗,后患无穷。可以引起危险的颅内、外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因此,应当重视对儿童中耳炎的认识和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更多医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