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爱医之声,讲述您的故事。今天我们将跟您讲述的故事是:由测体温事件引发的思考。
病人发热了,让人理所当然想到的当然是为患者测体温,根据病人测得的体温值在做相应的处理。可是临床医生如果只是根据测得的体温高低机械的处理当时的症状,而不询问相关的病史,不做相关的体格检查,不经过自己的思考,考虑体温高低的原因,体温如此之高,是否符合患者当时的情况,那么往往会出大问题,特别是夜班。? ? 夜班往往都很累,遇到问题往往会产生惰性思想,总是想当然的把患者的体温尽快降到正常,而忽略了病史及相关体格检查的重要性。遇到高热往往是用安痛定又用激素联合退热,退热效果当然是很好,可是要是遇到一位体温正常,只是因为体温表误差引起的高热,那么这可就麻烦了!
这不前段时间我们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住院部的体温测量老是有高热的出现,很多都是40度以上,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就是觉得奇怪,高热怎么这么多呢?
恰好就在这段时间,一次夜班来了一个13岁的患儿,诉反复发热、咳嗽4天,体温波动于39.8-38.5度之间,无畏寒,伴有咽痛,当天已经输过液,可是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遂于夜班再次来就诊。当时测量体温高达40.2度,夜班医生遂使用了安痛定加地塞米松联合退热,并继续输液治疗,患儿当晚出了很多汗,第二天怀疑是伤寒住院了,可是患儿住院以后体温总是不升,每次测量都是35-35.8度之间,夜里更是如此,后来该患儿被诊断为:伤寒。令我感到疑惑的是患儿为什么那晚后体温就一直是低体温呢?直到五天后患儿体温才慢慢恢复正常。这根本不符合伤寒的特点呀!
伤寒患儿体温确实正常的?这是什么原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下期爱医之声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