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医师刘静;今天的主讲题目是——真菌培养。
从临床标本中对致病真菌进行培养,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病原体检出的阳性率,以弥补直接镜检的不足,同时确定致病菌的种类。真菌培养检查除需要一般细菌检验用到的器具外,还应准备真菌专用的接种针、环或钩,微型小铲、刀片、针头等。
常规分离鉴定使用的培养基为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加零点零五毫克/毫升氯霉素,还有多种性质的培养基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
可以酌情选用接种方法,根据不同的临床标本大体可以分为点植法和划线法两种。
培养方法有多种,按临床标本接种时间分为直接培养法和间接培养法。按照培养方法分为试管法平皿法(大培养)和玻片法(小培养)。
培养检查
标本接种后,每周至少检查两次观察以下指标:
一菌落外观:
生长速度:缓慢生长菌:七到十四天,快速生长菌,两~七天。一般浅部真菌超过两周深部真菌超过四周仍然无生长,可报告阴性。
外观:a扁平;b疣状;c折叠规则或不规则;d缠结或垫状;e其他。
大小:菌落大小用cm来表示,菌落大小与生长速度和培养时间有关。
质地:a平滑状;b粉状;c粒状;d棉花状;e粗毛状;f皮革状;g粘液状;h膜状;
颜色:不同的菌种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呈鲜艳或黯淡。
致病性真菌的颜色多较淡,呈白色或淡黄色,而且其培养基也可变色,如马尔尼菲青霉等,有些真菌菌落不但正面有颜色,其背面也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菌落的颜色与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温度、时间、移种代数等因素有关。所以,菌落的颜色所以在菌种鉴定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除少数菌种外一般不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
菌落的边缘:有些菌落的边缘整齐,有些不整齐。
菌落的高度和下沉现象:
有些菌落下沉现象明显,如黄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更有甚者菌落有时为之裂开。
渗出物:一些真菌如青霉、曲霉的菌落表面会出现液滴。
变异:有些真菌的菌落日久或多次传代培养而发生变异,菌落颜色减退或消失,表面气生菌丝增多,如絮状表皮癣菌在两~三周后便发生变异。
二显微镜检查:
小培养可置普通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而试管和平皿培养的菌落则需挑起后做涂片检查。
今天就真菌培养的内容介绍先到这里,如果有不完全理解的地方,可将问题提交给平台,以便于我们及时为您解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