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 2018-09-06 15:30  累计播放 :367 次
音频内容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运动系统非化脓性关节炎中的最后一节: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发病机理是免疫紊乱:CD4+T淋巴细胞活化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二)临床表现:多见于20-45岁,女多于男;
1、关节表现:
1)晨僵:持续时间≥1小时;
2)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特点是:对称性、持续性,最常受累部位为小关节,如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
3)关节肿;
4)关节畸形:见于晚期患者,最常见的是腕关节强直,掌指关节半脱位,手指尺侧偏斜,手指“天鹅颈”畸形和“纽扣花”畸形。
5)关节功能障碍;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不仅是RA的特异性皮肤表现,也是疾病活动的表现。位于关节隆突部位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质硬、无压痛、多对称性分布。
2)血液系统:贫血和血小板增多,RA患者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并伴有脾大,部分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称为Felty综合征。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类风湿因子(RF):70-80%患者(+),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RF(—)不能排除RA;RF(+),也不一定能够诊断RA。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对于RA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抗CCP高滴度提示预后不良。
3)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有利于判断疾病活动性;
4)血常规;
2、影像学检查:
关节X线片:尤以手指及腕关节X线片价值最高。分四期:
Ⅰ期:关节端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
Ⅱ期:关节间隙变窄;
Ⅲ期:关节面虫蚀样改变;
Ⅳ期:关节脱位、关节破坏后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四)诊断标准:
R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美国风湿学会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
1、关节内或周围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

符合7项中的4项可诊断为RA,要求第1-4项病程至少持续6周;
2、至少同时有3个关节去软组织肿或积液
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
4、对称性关节炎
5、有类风湿结节
6、血清RF阳性(所用方法正常人群中不超过5%阳性)
7、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
至少有一个关节肿痛,没有其他原因可解释,传统X线没有发现典型骨侵蚀病变,满足一下各项的总分至少6分;
2010年修订RA诊断标准


关节受累情况 1个中到大关节 0分
2-10个中大关节 1分
1-3个小关节 2分
4-10个小关节 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 5分

血清学 RF和抗CCP抗体均阴性 0分
RF和抗CCP抗体低滴度阳性 2分
RF和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 3分

急性期反应物 CRP和ESR均正常 0分
CRP或ESR异常 1分

症状持续时间 <6周 0分
≥6周 1分
五)治疗:
目的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和减少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非甾体抗炎药:起效快,但不能控制病情进展。必须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同服;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首选甲氨蝶呤;可延缓病情进展;
3、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症状;
4、生物制剂:
5、手术:晚期药物无效,关节置换;

今天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

更多执医考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