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猩红热,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2018-11-03 09:59  累计播放 :123 次
音频内容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临床儿科学部分内容,今天学习感染性疾病的内容,这节课开始学习细菌性感染内容。
猩红热
病原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红疹毒素。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呼吸道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潜伏期2-3天,典型表现杨梅舌,1-2天内出疹,特点是最先发生于耳后、颈部和上胸部,24小时内布满全身。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密集均匀充血性小丘疹,口周苍白圈,皮疹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密集,可有皮下出血点形成紫红色线条,称帕氏线;恢复期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手足呈大片状脱皮。
治疗:首选青霉素。耐药用红霉素;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
1、病原体:痢疾杆菌,分为四个血清群,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我国以B群最多见;
2、发病机理:志贺菌内毒素从肠壁吸收入血,引起发热、毒血症及急性微循环障碍、
3、临床表现和分型:
好发部位:直肠、乙状结肠;起病急,发展快,高热(可大于40℃),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肠道症状不明显甚至无腹痛腹泻。
分型:休克型;脑型;肺型;混合型;
5、 诊断:2-7岁健壮小儿,夏秋季节突发高热,伴惊厥、脑病和休克者,均应考虑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确诊需要大便培养。


这节课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

更多执医考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