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019-03-20 14:50  累计播放 :74 次
音频内容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新增的病理生理学内容。这节课主要学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重点要求大家学习的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感染性疾病(G+或G-菌感染、败血症等)、肿瘤性疾病(胰腺癌、结肠癌等)、妇产科疾病(流产、子痫、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创伤及手术(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
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2、血管内皮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2、肝功能严重障碍:主要的抗凝物质等均在肝内合成,一些凝血因子也在肝内灭活;
3、血液高凝状态;
4、微循环障碍;
三、分期:典型的DIC可分为三期:
1、高凝期:血液凝固性异常增高,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
2、消耗性低凝期:大量凝血酶的产生和微血栓形成,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继发性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处于消耗性低凝状态,可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可产生大量纤溶酶,导致纤溶亢进和FDP形成;此期出血非常明显;
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出血:常为DIC最初的症状,轻者只有伤口或注射部位渗血不止,重者多部位大量出血;
二)器官功能障碍: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
三)休克:DIC与休克互为因果;
四)贫血:可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关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内容就讲解到这么,我们下节课再见。

更多执医考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