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新增的病理生理学内容。这节课主要学习念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概念: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细胞缺血、缺氧,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或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
1、失血和失液;2、烧伤;3、创伤;4、感染;5、过敏;6、心脏功能障碍;7、强烈的神经刺激;
二、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如失血性休克、烧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等;为临床常用的分类方法;
二)按始动环节分类:
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三个因素为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发病机制
一、微循环机制: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和微静脉;
微循环主要受神经、体液的调节;休克病程分为三期:
一)微循环缺血期:为休克早期,临床上属于休克代偿期,此期微循环血液灌流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故又称缺血性缺氧期;
此期微循环灌流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
二)微循环淤血期:为可逆性休克失代偿期,或称休克进展期;
此期微循环灌流特点是: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
三)微循环衰竭期:又称难治期,DIC期,又称不可逆期;
微循环变化特点:此期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循环中有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组织几乎完全不能进行物质交换;出现微循环衰竭、并发DIC,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关于休克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习完毕,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