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 2019-06-10 15:13  累计播放 :84 次
音频内容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临床消化系统内容,今天我们学习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直接损伤因素是: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非结合胆盐和胰酶)反流物。
发病机制:
1) 最主要机制: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一过性LES松弛。正常人LES静息压:10-30mmHg.
2) 食管清酸能力下降:如食管裂孔疝时;
3) 食管粘膜屏障功能降低:如长期吸烟,饮酒或药物等。
4)胃排空延迟:幽门肥厚狭窄等;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反酸;餐后1小时出现,
卧位、弯腰及腹压增加时症状加重。
非典型症状:胸痛(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异物感;
食管外症状:咽喉炎、慢性咳嗽或哮喘(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外组织或器官所致);
3、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2)食管狭窄;
3)Barrett食管:最重要的并发症,需定期复查,恶变导致食管腺癌,是由于食管的鳞状上皮被胃的柱状上皮取代所致。
4、辅助检查:
(一)胃镜: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确诊方法。最准确。
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洛杉矶分级法)
A级:食管黏膜破损长径<5mm;B级:黏膜破损长径>5mm;C级:黏膜破损有融合,但<75%周径;D级:黏膜破损融合≥75%周径。
(二)24小时食管PH监测:判断有无酸反流的金标准;PH小于4时提示有酸反流。
(三)食管X线钡餐:排除食管癌。
( 四)食管测压:了解食管动力状态。
(五)食管滴酸试验:滴注酸溶液后15分钟内出现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为阳性,提示活动性食管炎。
5、诊断: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必要时可以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有效也可以诊断。
6、治疗:
1)一般治疗: 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减少腹压增高因素,减肥,避免喝浓茶、咖啡,口服钙离子拮抗剂等。
2)药物治疗:首选PPI(奥美拉唑等)疗程4-8周。
(1)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 莫沙必利等。
(2)抑酸药:降低损伤因素作用。首选药,包括PPI、 H2受体阻滞剂等。疗程8-12周;
(3)抗酸剂:起效最快,临时缓解症状。
3)维持治疗。
4)抗反流手术治疗:胃底折叠术。

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

更多执医考试重点